重大突破!全球首款液氧甲烷火箭发射成功
科技日报讯(记者 付毅飞)2023年7月12日9时00分,由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随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该火箭由此成为全球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据介绍,该火箭为两级构型,箭体直径3.35米, 全箭高度49.5米,起飞重量219吨,起飞推力268吨。整流罩最大直径3.35米,全长8.237米。火箭一级采用4台天鹊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并联,二级采用1台天鹊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和1台天鹊10吨级游动液氧甲烷发动机组合而成。
据蓝箭航天创始人兼CEO张昌武介绍,液氧甲烷是全球航天公认的推进剂发展方向,因为其容易获取,更能满足商业航天对于低成本、高频次发射的需求,不积碳、不结胶的特性对火箭发动机可重复使用更加有利。同时他表示,蓝箭航天站在中国航天发展60多年的起点上创业,有责任也有需要走一条创新道路,填补国内航天领域的一项空白。
朱雀二号火箭于2022年12月1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蓝箭航天火箭发射工位执行首飞试验,由于二级游机异常关机故障而导致任务失利。随后,蓝箭航天成立专项工作组迅速查明故障原因和故障机理,针对故障采取多项改进措施,并通过仿真、地面试验和发动机试车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于2023年3月18日顺利通过故障归零评审。本次飞行试验为该型号火箭首飞失利后的复飞,主要考核运载火箭测试发射和飞行全过程方案的正确性、合理性,各系统接口的匹配性,为后续火箭正式商业飞行奠定基础,为火箭可靠性、安全性积累子样。
张昌武透露,朱雀二号共准备3发试验箭,此次发射前,遥三火箭已经完成总装。随着遥二任务取得成功,蓝箭航天将于2024年⾯向市场进行⼩批量交付,年产3至4发,2025年再翻一倍。同时,蓝箭航天已经启动可重复使⽤⽕箭项目,计划于2025年推动实施。
原创文章,作者:科教网。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请点这里。
阅读:0
每日必读
-
人民日报:振奋龙马精神,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既是中国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光明之路,也是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正义...
-
西安工业大学举办2024年新专业发布会6月21日,西安工业大学2024年新专业发布会,在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本科生院主办,新能源科学与技术...
-
陕西阳光慈善发展中心应邀参加岐山县"扶贫助学、真爱相融”助残捐赠活动5月14日,风和日丽,阳光灿烂。在全国第31次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由岐山县教育体育局、县残联丶县关工委慈善协会主办,县特...
-
一门两院士,真菌学家庄文颖和父亲庄巧生的传奇在庄文颖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庄巧生早已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父女二人成就了“一门两院士”的佳话。提到父亲...
-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精读巡讲在津收官,樊代明院士讲话一部指南,数千名专家编写,数千名专家巡讲,百余位院士点评,累计观看人数上亿,既具体落实了党中央“健康中国”战略,也是...
-
杜耀峰:敬佩李荣兄弟李荣现在成了绘画名人,书画研究院长等,但我还愿意称他“兄弟”,因为他还值得称作“兄弟”。1995年全国两会期间,我作为陕...
-
人民日报: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文学家艺术家“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以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仗剑远游时写下的诗句,勉励广大文...
-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成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7月17日,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成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行。国内神经科学领域专家学者、北京大学医学部领...
-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总结了共青团百年来带领团员青年取得的历史成就、形成的宝贵经验,并对共青团做好青年工作及青年团员成长成...
-
陕电教育集团金色原点幼儿园举办庆“六一”幼儿美术画展暨大型亲子美术系列活动在国际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陕电教育集团金色原点幼儿园以“与大师相遇•用艺术滋养生活”为主题举办了一场美术画展暨大型亲...
-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院长罗卓荆教授入选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4月22日,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空军军医大学西京...
-
“大秦之水”独家赞助电视剧《逐梦蓝天》在央视一套开播7月27日,由“大秦之水”独家赞助的首部以航空工业为主题的电视剧《逐梦蓝天》(原名《中国制造》)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爱奇...
热门活动
热门话题
热门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