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手记:从总书记四川之行读懂“何以中国”
新华社成都7月30日电 题:记者手记:从总书记四川之行读懂“何以中国”
新华社记者朱基钗、施雨岑
一只从历史深处飞来的“太阳神鸟”,点燃了成都的盛夏之夜。古老的锦官城,与一场青春的盛会热情相拥。
7月28日晚,成都大运会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现场,见证“成都成就梦想”的高光时刻。
出土于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意象,融入整场开幕式,惊艳世人:穿越三千年时空,“神鸟”翩然而至、灵动旋转,十二道金芒闪耀,礼花绽放夜空,圣火熊熊燃烧……成都,以巴蜀文化特有的语言,抒发着向光明、向未来的美好祝愿。
在中国西部首次举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上,人们又打开了一扇读懂“何以中国”的窗口。
与此同时,成都往北,广汉鸭子河畔,“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上新了。
26日下午,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祝贺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落成使用。
走进博物馆展厅,犹如走进一个天马行空的梦幻世界。
“通天神树”上,金乌栖息、游龙蜿蜒;青铜纵目面具,凸眼巨耳、神秘庄严;青铜鸟足神像,头顶尊、手撑罍、脚踏鸟;形态各异的青铜人头像,聚成气势恢宏的“方阵”……
展厅里,总书记频频驻足,有时看完正面,还缓步绕着展柜,察看文物的不同侧面细节,赞叹“现代人也没有这种想象力、创造力”。
器以藏礼,物以载道。凝视着这些熠熠生辉的不朽造物,如何不令人思接千载。
它们来自哪里?
向总书记讲解的考古专家笃定地说:“这些文物都是从长江、黄河流域文明母体中脱胎而来的,是古蜀先民创新创造的成果,有他们对‘天地人神’的奇绝想象和精神信仰,亦有深受夏商文化影响的清晰印记。”
“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考古之于探寻文明根脉的意义,总书记看得很重。
青铜时代的风,轻拂过这片土地,也吹过山河万里。三星堆,正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的璀璨星辰,正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实证。
“看过以后民族自豪感倍增,五千年中华文明啊,而且更期待着更长的中华文明的发现发掘。”总书记说。
“何以中国”的答案,在物,亦在人。
打小在三星堆遗址旁长大,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经39年的“大国工匠”郭汉中,目光沉静、言语朴实:自己“只会干这个”。
为受损文物检测分析,使用传统工具进行矫形,测算残缺部分进行补配……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里,郭汉中细细向总书记讲述一个神坛底座的修复过程。
“很复杂啊!你修复这一件要多长时间?”总书记问。
“至少得一年。”郭汉中答道。
当下,三星堆还有上万件新出土文物有待保护修复。这项工作,需要“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又要“凝神屏息”的细致耐心。
“这个工作不容易!发扬慢工出细活的精神,慢慢来,久久为功,搞成一件是一件。谢谢你们为文物保护作出的贡献。”总书记语含深情。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若无一代代考古工作者“手铲释天书”的接力传承,若无一代代文物保护者“甘坐冷板凳”的悉心呵护,何来文明瑰宝呈现于世、传于后人。
“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只有深入认识古代之中国,才能深刻理解现代之中国,方能不断创造未来之中国。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文明之路绵延不绝。
此次,总书记乘坐高铁入川。过中原、进关中,穿秦岭、越巴山,列车风驰电掣的路线,大致就是沿着古蜀道的走向。
25日下午,考察第一站,总书记来到位于剑门雄关附近的翠云廊。
这段古蜀道,之所以有如此诗意的名字,正是由于“衔空三百里,一色郁青苍”的奇观——长达300余里的古道两旁,竟植有古柏12000余株。
沿着古道,凝望动辄上千年、甚至两千多年的古柏,令人不禁遥想秦关汉月、唐风宋韵,回味那些中国人津津乐道的传说故事和朗朗上口的诗句名篇。
古道和古柏,相伴而存;自然与人文,相映成辉。
置身其中,总会好奇:这些古柏究竟何人所植?
来自西华师范大学的蔡东洲教授,对此颇有研究。他向总书记介绍,千百年时光,从“官民相禁剪伐”禁令、“交树交印”制度到如今的“官员离任交接”“林长制”“树长制”……代代种、时时护、人人护,“这是前人留下的财富,我们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古柏”。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翠云廊不是一天植成的,靠的是时间的力量,靠的是人民的力量。
“翠云廊确实是叹为观止啊!”“有点没看够的感觉。”总书记十分感慨,“在这里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挖掘出很多意义,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
这样的情景,如此熟悉,又意味深长。
犹记得2016年5月,小兴安岭深处,黑龙江伊春市的林场里,仰望一棵擎天红松,总书记感叹“这就是时间感呐!”
犹记得2021年4月,在湘江之畔的广西毛竹山村,驻足于一棵800多年的酸枣树前,看了又看:“我是对这些树龄很长的树,都有敬畏之心。”
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这其中蕴藏着“何以中国”的深厚智慧。
古道蜿蜒,劈山开路、伸向远方。古柏参天,扎根大地、枝繁叶茂。
往事越千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嗟叹,早已成为历史。
今天,中国西部的版图上,绿水青山间,道路纵横。古蜀道之畔,西成高铁、京昆高速等“超级蜀道”重塑时空,42条进出川大通道,通达四方。
新时代的道路传奇,还在延续。
沿着这条路眺望,中国式现代化大道如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景无限荣光:“我们的文化在这里啊!是非常文明的、进步的、先进的。将来传下去,还要传五千年,还不止五千年。”
原创文章,作者:科教网。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请点这里。
阅读:0
每日必读
-
李元博为旅游商报北迁题词“文化强陕 商旅报国”5月12日上午,旅游商报新址揭牌仪式在西安市未央区农资大厦举行。陕西旅商传媒集团董事长、旅游商报负责人杜哲致辞,三秦都...
-
2021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及系列活动在郑州成功举行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抗癌协会专业会员人数突破32万;分支机构数量达到93个,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肿瘤医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学术组织...
-
陕电教育集团金色原点幼儿园举办庆“六一”幼儿美术画展暨大型亲子美术系列活动在国际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陕电教育集团金色原点幼儿园以“与大师相遇•用艺术滋养生活”为主题举办了一场美术画展暨大型亲...
-
致敬最美医生,樊代明院士团队再获百度健康科普传播奖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荣获2022百度健康年度科普传播奖,该奖全国共10名,是百度根据其搜索引擎上的检索数据进行统...
-
樊代明院士当选世界整合肿瘤学会主席11月14日—17日,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聂勇战教授主持开幕...
-
安康市慈善协会南山慈善分会奖励资助11名优秀大学生安康市慈善协会南山慈善分会名誉会长邝鸣钟、会长杨林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联系梅子铺的南月、余岭、月坝、袁家庄等村,对今...
-
贾松禅:徐敏诗词集《冰心漱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贾松禅:徐敏诗词集《冰心漱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已经很多年不读诗词了。只是偶尔为了创作中的引用,才翻翻唐诗宋词...
-
西安市亳州商会成功举办企业合规主题论坛2023年3月19日下午,西安市亳州商会企业合规主题论坛,在曲江创意谷陕西丰瑞律师事务所丰瑞学堂举行。安徽籍青年法学专家、...
-
大专家.COM平台主席丨樊代明:从战士到院士1657070629(1).jpg 樊代明,1953年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和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大专家.COM平台主席,消化内科...
-
晒秋美如画新疆塔城市也门勒乡阔克加依达克村村民抢抓有利天气晾晒玉米(10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金秋十月,乡间处处是晒秋美景,洋...
-
对话徐雄:西安航天一中为何狠抓君子文化?2020年8月8日,首届长安君子文化高峰论坛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会,在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学“飞天大讲坛”举行。中小学举办...
-
一门两院士,真菌学家庄文颖和父亲庄巧生的传奇在庄文颖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庄巧生早已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父女二人成就了“一门两院士”的佳话。提到父亲...
热门活动
热门话题
热门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