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所及是生命 心之所向是使命
一日是军人,终生是军人。今年60岁的孙晓红是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的主管药师,她1977年参军入伍,1986年入党,是一名老兵,也是一名老党员,1988年底转业后就在地方的医疗单位工作。
面对西安严峻的疫情形势,孙晓红第一时间答应参加医院组建的应急核酸采样队,这名退役老兵毫无怨言地说:“疫情当前,我责无旁贷,时刻准备着。”
60岁的孙晓红在一线核酸采样点。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供图
队伍出发当天,凌晨2点钟,孙晓红就接到了早上6点准时在指定酒店集合的通知。由于酒店距离较远,孙晓红顾不上继续休息,连夜开始收拾随身物品,提前出门。打不到出租车,公交车也还没有运行,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的她,在天还未亮的街道上,找了一辆共享单车,骑行前往了集合点。
核酸采样队里很多都是80后、90后,甚至还有00后,每天执行任务的时候,孙晓红就怕落后年轻人,一直提醒自己,多学习、多观摩、多领悟体会。
在执行采样任务的过程中,孙晓红和同事的双手被冻得没有知觉,有时甚至拿不稳采样的棉签。在低温天气下不间断地站立工作,孙晓红的身体要比年轻人承受更多压力。几个社区轮转下来,孙晓红的双臂和肩膀都酸痛不已,全身关节都变得僵硬,但是她没有退缩,只在完成任务后抓紧一切时间休息,希望能尽快恢复体力,再投入到下一个任务当中。
孙晓红晚上为居民采集核酸。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供图
“采样工作虽然辛苦劳累,但也会有很多感人的小插曲出现。”孙晓红回忆道,在核酸采集点,不时会有小朋友们拿来自己的手工绘画作品送给她们,表达感谢。在寒冷的深夜,还有居民自发送来暖宝宝,让她们暖暖冻僵的双手。那一声声“辛苦了”、“谢谢”、“感谢”……让孙晓红和同事们倍感亲切和暖心。
作为这支核酸采样队伍中年龄最大的采样员,孙晓红始终牢记自己身为一名退役军人的使命与担当,以身作则,尽心尽力地战斗在防疫第一线。老骥伏枥,孙晓红的那股拼劲儿丝毫不输给年轻人,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永远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张瑞是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的一名医生,连日来,她与同事一直奋战在一线。截至目前,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已经先后派出400余名医护人员,他们义无反顾地按下手印请战,坚定地冲向战“疫”前方。
为了让每位居民都能够完成核酸采样,他们不仅要坚守在核酸采集点,还要为特定人群上门做核酸,一天下来,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让张瑞印象最深刻的,是同组一名21岁的男生,这个大小伙子,为了不耽误工作,只能尿在裤子里,时间一长都结了冰,但他依然坚持着。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的核酸采样队。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供图
凌晨两点多,他们的工作还在继续,有人问她觉得辛苦吗?张瑞只是说:“虽然大家的鼻梁脸颊都因为口罩压出了深深的勒痕,双手也因为不断被冰冷的消毒水浸泡已经僵硬麻木,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一条绿色通道,打通的不仅是患者就诊的路,更是一个生命被拯救的希望。
1月1日凌晨,一名“黄码”患者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被专车送至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原来,这名患者有肝硬化病史,连续呕血,心率120次/分,血压90/50mmHg,医生判断他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十分危急。
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为“黄码”患者开辟绿色通道。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供图
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感染科主任李雅萍向医院汇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通特殊患者绿色通道,行急诊内镜下探查及食管胃底静脉套扎术。
最后,在消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的通力协作下,手术非常成功。术后,这名“黄码”患者又经过特殊通道转回隔离病区,目前病情稳定。
——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力量。什么是青年力量?他们有一往无前的勇气,有充满热爱的朝气,还有昂霄耸壑的志气。把汗水挥洒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那就是青春最美的模样。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有一支由9名青年团员组成的核酸采样队,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充分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青春本色,积极响应院党委号召,纷纷投入抗“疫”最前线。
9名青年团员组成的核酸采样队。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供图
这支核酸采样队负责的是一个封控管理区,面对小区人员底数不清、住户基本信息不详、各类防护物资不足等现状,他们一刻也不敢耽误,一边协调医院紧急运送应急物资,一边穿上现有的防护服,迅速对小区人员入住情况进行一对一现场摸排登记。
当所有工作结束后已经是凌晨两点,走出楼门抬头只能看到夜色中飘绕的云雾。一阵寒风吹过,困意、寒意、饥饿席卷而来,身前静谧的路灯,与身后的万家灯火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刻的他们别无他想,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坚守住这片阵地。
深夜结束工作的核酸采样队。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供图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很多人都不知道,紧闭的防护服真的可以闷出一身汗水,口罩的绷带真的可以将耳朵勒出血痕,身体疲惫到了一定程度真的有一个支撑点就可以睡着。
尽管每天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戴着既卡鼻子又呼吸不畅的口罩和面屏,一站就是7、8个小时,双手也被汗水浸泡出了厚厚的皱褶。但是面对群众不断自发送来洗好的水果、热腾腾的包子和小米粥,还有各种感谢信、贺卡,9名青年团员的内心已经被温暖与感动填满,他们将继续迎难而上,冲锋在前,成为这道抗“疫”防线上最前沿的青春战士。
——1月5日,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整建制接管的西安市胸科医院新冠三科传来喜讯,一名年仅6个月的患儿康复出院,这个孩子是西安市胸科医院内收治的年纪最小的患者。
年仅6个月的确诊患者康复出院。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病房里收治这么小的宝宝,我们护理团队要格外关心爱护。”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杨阿说,所有人都关注着这名患儿的病情进展,不敢放松。从饮食、饮水到大小便,事无巨细。一线医护人员们,都充当着孩子们的“临时妈妈”。
目前,西安的疫情形势正在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变,这一切都离不开一线医护人员的努力。没有一种付出是理所应当,只是这些“无名英雄”选择了挺身而出。感谢他们的坚定守护,感谢你我的倾力相助,等到春暖花开的那一天,请一定不要忘记,我们曾在这个冬天并肩战斗过。(视频来源: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原创文章,作者:科教网。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请点这里。
阅读:0
每日必读
-
姚娟娟和MedBrain究竟有啥价值?2014年,由钟南山、樊代明、张伯礼等75位院士共同发起,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上海医声云医学研究中心(有限合伙)、上海今品...
-
陕电教育集团金色原点幼儿园举办庆“六一”幼儿美术画展暨大型亲子美术系列活动在国际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陕电教育集团金色原点幼儿园以“与大师相遇•用艺术滋养生活”为主题举办了一场美术画展暨大型亲...
-
陕西省企业文化建设协会“喜迎二十大·庆七一”朗诵活动圆满举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以昂扬的斗志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陕西省企业文化建设协...
-
安商智库创始人李伟伟主持陕西省赢天下企业交流协会换届大会2024年6月25日,陕西省赢天下企业交流协会第三届会员大会,在西安天品盛宴主题宴会城(百寰国际店)举行。安商智库创始人...
-
邓邦莲:贯彻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医院高质量发展在邓邦莲看来,他们还要履行社会责任,展现企业担当。持续做好“联邦口腔爱心基金”,做优“联邦口腔志愿者服务队”,做到经...
-
安康汉滨区:让人才走向舞台中央“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选择汉滨,必将为全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今后,我们将继续优化农村...
-
习近平关心网信事业发展 倡导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网信领域是技术密集型、创新密集型领域,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必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
-
曾溢滔院士在2021医生云大会演讲:《出生缺陷和地中海贫血在MedBrain系统中的成功应用》曾溢滔院士表示,患者资料的完善,检测数据的准确,临床诊断的真实,这三点是目前医学研究的难题之一。对此,曾溢滔院士团队...
-
为了更美好的世界 ——习近平的天下情怀“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阐述这个百...
-
高考 文/张华勤那一年高考时,我家无手表,妈妈给我暂了一块手表。那时候的高考时间是七月份,正是酷暑季节。加上离高考的前两个月,我连续...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各界代表7万余人以盛大仪式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
为了让“英雄”安息 ——记安康市卧佛山公墓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晔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吉河镇三河村,就有这样一块地方——安康市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该园不仅是陕西省第一家市级人体器官捐...
热门活动
热门话题
热门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