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禁区“神刀探险家”刘卫平教授来西安航天基地工作了

    健康时报-健康陕西,于 2022年5月5发布人物通讯《刘卫平:手稳刀准 在颅底禁区挑战“不可能”的神刀探险家》,专访了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脑科病院院长刘卫平教授。


    科教网创始人李伟伟通过多渠道考证:曾在四医大求学、有国际领先学术水准的神外专家、西京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刘卫平教授,已经离职。并在西安航天基地的西安第四人民医院(航天病区)组建了脑病医院。家住在航天城飞天路紫禁长安小区的作家王博太先生感慨:西安航天基地的医疗配套越来越好了,有了刘卫平教授这样的专家到航天城来,我的安全感更强了,我预感我家房子要增值了。


    以下原文转载“健康时报-健康陕西”的文章内容,让我们走近这位神刀探险家刘卫平,了解“神刀”是怎样练成的?


    作者:王繁荣  


    脑部一直都是生命的禁区,在细如发丝、阡陌如网的神经系统中找寻、摘除病变,一毫一厘都是生死的分界,手稳,心细,刀准仅仅是入门的基本条件,而要挑战“不可能”,创造“生命奇迹”,仅有这些特质,远远承载不起疾病背后的凶险。


    今天,记者访问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脑科病院院长刘卫平,了解他踵事增华,踔厉奋发的神外人生。


    1.jpg

    刘卫平教授

    2.jpg


    从1987年进入第四军医大学(今空军军医大学),在神经外科领域探索、历练、研习了整整35年,不啻微茫,造炬成阳,刘卫平才做到在颅底这个集结进出颅神经、血管的地方游刃有余地探索。从初为医者心怀敬畏,手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到现在的驾轻就熟,成竹于胸,他搭载我国第一批神经外科大师的教学航母,经历了无数台神经外科手术,如今成为神经外科领域的殊行绝才。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每一阶段,他都冲在最前面,勇攀无人之巅,追求博爱的广度,人性的高度,事业的宽度,手术的精度。他也曾是懵懂的青涩学子,如今成为人人敬仰的导师,而不论站的再高、走的再远,他都记得初入学门的起点。他说,只有植根过去,初心如磐,才能光而不耀,静水流深。


    初识神外 力学笃行


    刘卫平出生于医学世家,他的父亲是河北省眼科医院的一名教授,他从小耳濡目染,对医者有特殊的情怀。1987年,他从河北保定考到第四军医大学(今空军军医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工作,他聪颖能干,吃苦耐劳,当时神经外科的易声禹教授看中了他的天赋,认为他是颗“好苗子”,于是鼓励他学习神经外科,随后他硕博连读,真正的踏入了神经外科的“大门”。


    当时,我国神经外科队伍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从瑞典学归的王忠诚院士在北京天坛医院创立了神经外科,随后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神经外科研究机构。从前苏联莫斯科医学院Burdenko神经外科研究所专攻神经外科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的涂通今教授在第四军医大学任校长,组建了综合神经外科,并逐渐发展成为全军神经外科训练中心。


    刘卫平的导师易声禹教授,在1952年参加了中央卫生部直接委办的,由赵以成教授组织的全国第一个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余名优秀青年医师如韩哲生、曹美鸿、薛庆澄、王忠诚、蒋先惠、李秉权、易声禹、孙文海、曾广义等学到了首批从国外引进的最新的神经外科知识,并应用到神经外科的工作中。


    老师的高度也决定着学生的起点,师承于易声禹教授的刘卫平也接触和学习到了老师传授的国内最早的,关于神经外科的知识理论及救死扶伤的优秀品格。易声禹教授时刻提醒他,从事神经外科这样高精尖的工作,理论联系实际、见多识广、融会贯通是提升自我最重要的方法,因此,病房才是医生成长的阵地。


    于是,刘卫平跟着易声禹教授24小时泡在病房里,给病人做检查、做病理研究、查房、讨论、抢救、手术......不管病人几点来,医生都在科室,随叫随到,医生和病人几乎都生活在病房。有疑问、有突发情况,教授随时在守着,在等着,他们与临床的结合度是前所未有的紧密。


    心无旁骛 无私奉献


    在这个过程中,刘卫平学到了导师教给他的最重要的一课:心无杂念,只为病人。


    刘卫平回忆道,那时候的神经外科技术,远远没有现在这样发达,脑外伤和颅内肿瘤的检测手段落后,颅内动脉瘤等重症死亡率较高。老师们对待重症,谨小慎微,不敢有丝毫马虎,在病人脱离生命危险前,一直守在病房。即便手术很成功,老师们也不敢完全松了那根弦。


    知识要靠感悟、积累、总结、实践,而治病救人要靠功夫去磨,靠奉献去守,靠时间去验。那个时代,教授们对医疗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那样心无旁骛、救死扶伤的氛围深深地影响着他,感化着他。他也渐渐悟出了医者的初心:“不是因为知识的海洋多让人向往,也不是技术的突破多让人兴奋,而是我不愿看到病人在我面前永远闭上眼,不愿看到生离死别,因此我要穷尽自己的一生去努力,去提高,赶在病魔前面。”


    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积累,这辈“神外人”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使颅内动脉瘤等重症死亡率大大下降,向一个个不治之症发起进攻,取得了一项项开创性的成就,奠定了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国内领先的基础水平。


    随着神经外科的日益壮大,不断成熟,也渐渐孕育出国内先进的MDT多学科合作医疗模式,逐渐建立了神经-眼科、神经-耳科、神经-病理、神经-影像、神经-内分泌等多学科诊疗系统。1985年,美国著名的神经外科哈迪教授来访中国,特意来到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参观考察,这也彰显了西京医院神经外科诊疗水平遥遥领先。

    3.jpg


    三赴海外 满载而归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刘卫平在易声禹教授和章翔教授的指导下,借着西京神经外科迅猛发展之势,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练习自己的手技,积累临床中的点点滴滴,他的刻苦与努力加速了他的成长之路。他是住院医师的时候,已经可以独立开展脑肿瘤手术,成为主治医师的时候,已经可以独立带组。


    从医过程中,每一阶段,刘卫平都有不同的想法,不变的是,每一阶段,他都想要走在最前面,这也是神经外科医师仿佛与生俱来的追求超越精神。


    于是他步履不停,踏上了深造之路。


    4.jpg


    2000年,刘卫平到日本国立香川医科大学留学,想要从日本神经外科的诊疗理念及手术理念中汲取精华。在这里,刘卫平对于“安全手术”有了更深的体会。


    “安全手术”四个字,但包含的内容千千万万。


    “日本的医生将安全意识贯彻到每一步操作,每一个环节中。他们的解剖室,常规有两具尸体专门供神经外科医生解剖学习使用,每遇到一例疑难病例或高难度手术,医生都会去解剖室,拿显微镜先探索一遍,熟悉手术入路。通过这种方法,不断查漏补缺,提高技术。”刘卫平说。


    刘卫平在学习期间,只要有疑惑的地方,就会去解剖室做一遍颅脑解剖,不断的实战解剖也让他对于颅脑的探索更加得心应手。通过这次为期一年的学习,他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将“安全手术”理念根植心中,这使得他在后续的手术中,操作更加精细,减少了很多二次出血等并发症。


    同时,他也意识到仪器设备对于患者的监测保护十分必要。高难度手术除了需要术者有“精细”的手上功夫外,还需术中设备的辅助。大脑结构复杂,肿瘤位置周围毗邻重要结构,特别是颅底肿瘤,稍有不慎,大脑功能便会受到损伤。而当时日本已经在使用的神经电生理、高倍显微镜、脑血管造影等设备是手术保障的“利器”。


    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艺高人胆大,国内引进神经电生理、高倍显微镜、脑血管造影等仪器设备后,刘卫平开始冲刺更高难度的手术——颅底手术。


    颅底肿瘤位置深,毗邻周围重要结构,这使颅底外科成为医学领域公认的高难度学科,手术时间长、术野窄、神经血管密集,要在脑组织的“夹缝”中切除病变,难于登天,稍有不慎碰到血管或神经,都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因此,颅底有些部位的肿瘤被认为是手术禁区或不治之症,颅底手术是挑战性最大的手术。


    “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这让我始终保持激情,摆脱惰性。总有新的知识要更新,总有新的技术要学习,总有新的难题要攻克。”


    医学永远存在不确定和不完美,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吸引着医学人才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精益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刘卫平的风格。当他感受到患者对于开颅手术的内心恐惧和排斥时,他开始思考“有没有可能不开颅切掉肿瘤?”


    2006年,在天坛医院张亚卓所长的引领下,他踏入了神经内镜治疗鞍区肿瘤的领域。当他了解到美国神经内镜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时,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2010年,他再次启程,远赴美国UPMC(匹茨堡大学医学中心)学习内窥镜颅底外科手术技术。


     学成归来后,刘卫平为一例脑膜瘤患者成功实施了我国首例神经导航辅助内镜下经鼻蝶入路鞍内脑膜瘤切除术。将神经导航技术与神经内镜技术联合应用,开创了神经内镜下切除颅底肿瘤的治疗技术。促进了神经外科“微创理念”的发展。


    紧接着,脊柱内镜很快也登上了神经外科的舞台。


    5.jpg


    刘卫平介绍说,传统的脊柱手术,需要将脊柱打开,切除病变后用钢板或钢棍支撑固定,手术创口有十来公分,而且术后患者的腰不能动,活动度大大受限,对正常生活有不小的影响。


     患者的需求就是他学习的动力,技术的局限鼓舞着他的斗志。刘卫平盯上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他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攻克它。当他了解到德国开始应用脊柱镜实施脊椎的手术时,2013年他毅然前往德国图宾根大学、萨尔大学学习脊柱内镜技术。这次学习让他感受到了脊柱微创的魅力,应用脊柱内镜,患者的预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国后,他立刻着手引进脊柱镜设备,开始尝试使用脊柱内镜切除脊髓肿瘤。


    “开三公分小切口,就能全切脊髓肿瘤,在不改变脊柱力学结构的情况下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患者三天就能下地,五天就可以出院。”刘卫平高兴地说。这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是对脊柱手术的一次大革新,颠覆了脊髓手术的理念。


    2016年,刘卫平带领团队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了国内首例脊柱内镜下胸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患者恢复良好。该例手术的成功实施,为国内椎管内病变患者提供了微创手术的可能,免除了以往开放式手术创伤大、失血多、脊柱失稳的风险与痛苦。也为椎管内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积累了宝贵经验,拓展了神经内镜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标志着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治疗的新高度。


    学的早,练的早,做得精,内镜手术成了刘卫平的拿手绝活,在内镜下摘除颅底肿瘤,垂体瘤、脑膜瘤、颅咽管瘤......他不断拓宽神经内镜的应用广度,成为神经内镜的领军人物,取得了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委和神经内镜学组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专业培训与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委等国家级协会的任职。2019年,他在美国亚特兰大举办的第九届世界内镜大会上做了《经鼻蝶内镜手术中正常垂体的保护》的发言,这代变着我国神经外科诊疗水平在国际上有话语权,彰显着我国神经外科技术与国际接轨的自信。


    汗水做线,信仰为针,永担重任,善作善成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神经外科这样高风险、高精尖、高难度的“三高”领域,越往金字塔顶端,技艺超群的神外科医生越是凤毛麟角,这加剧了我国神经外科发展的不均衡。如今,基层医院鲜少有条件可以设置神经外科这样的高门槛科室,即便有,很多高难度手术也无法开展,这使得大城市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成了脑部难治疾病的最后希望。


    亲经神经外科领域的更新迭代,刘卫平是时代的集大成者。将知识、技术、文化传承延续,将毕生所学回馈社会,是他现在最大的愿景。


    如果高度无法突破,那就向深度进击。2022年,今年58岁的刘卫平来到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开始着手建立脑科病院。在这里,他想成为一颗种子,孕育、孵化一支“神外正规军”,延续西京神外技术和精神的脉络,培养更多神经外科人才,将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脑科病院打造成为我国神经外科人才的输出基地,带动我国神经外科整体诊治水平的提高。


    植根过去,不忘来路,才能历久弥新,展望未来。在刘卫平的世界里,一直记着导师说的话,外科技术、临床诊断水平、医德三者的结合,才能称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6.jpg


    如今神经外科已有现代发达科学的佐证、国际先进仪器设备的辅助、国内外医学知识的引入与更新,但依旧替代不了临床经验积累的重要性,经验是科研、SCI文章换不来的,是真切地需要沉下心多年苦心积累的。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时代发展固然带来了进步,也带来了浮躁。如何在大江大河中保有本心,唯有用人性、仁爱驾驭技术。


    肩鸿任钜踏歌行,功不唐捐玉汝成,回望一生难忘的神外峥嵘岁月,刘卫平最难忘的,最珍惜的还是与老师们一心守护病人的时光。技术、品德、文化、情怀,根植于他们自身深厚的知识、和根深蒂固救死扶伤的理念。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刘卫平说,他不知道他医生生涯的终点,但他时刻铭记自己的出发点:帮助病人,守护病人。就像老一辈“神外人”那样,用最纯粹的医者之心,为医术把舵。(此文鸣谢原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郭天文教授修正部分历史参考资料)


    微信图片_20220507090057.jpg

    科教网创始人李伟伟在西安航天基地为刘卫平教授点赞

    (责任编辑:李伟伟 席威斌)

    原创文章,作者:科教网。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请点这里。

    每日必读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