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院士伉俪 陈竺陈赛娟夫妻压轴
在我国科学界,两院院士一直是最高荣誉。两院院士评选一般每两年举行一次,每次仅仅选出一百多人,历年当选的两院院士也不过数千人。然而,在我国科学界中,依然存在为数不多的夫妻都是院士的事例。
他们是夫妻,更是科研的同路人。他们双双跻身院士之列,用累累硕果为爱添上最浓重的一笔。是对科学的追求让他们发现了对方,看到彼此眼中的执着。在他们的情感世界里,不仅有爱还有理想。让我们回顾这些院士夫妻的人生故事,体味科学家的真挚爱情。
“中国的居里夫妇”
钱三强和何泽慧

钱三强(1913—1992),男,核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1936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赴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居里夫人。1946年他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第二年升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导师。1948年他毅然回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身心投入原子能事业的开创。
何泽慧(1914—2011),女,核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她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在德国海德堡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工作期间,她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
钱三强和何泽慧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工作期间,一起发现了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这对原子世界的科学伴侣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周廷冲和黄翠芬夫妇

周廷冲(1917—1996),男,生化药理学家,中科院院士。1945年,他在英国牛津大学贝利奥学院获药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酶化实验室从事酶学研究,1949年在美国波斯顿麻省医院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回国后,他一直从事生物活性因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黄翠芬(1921—2011),女,微生物、免疫及遗传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她1944年毕业于广州私立岭南大学化学系,1949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她是我国基因工程创始人之一,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全军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周廷冲和黄翠芬历经千难万苦回国。他们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在导师李普曼教授的帮助下,周廷冲携黄翠芬购买了由美国旧金山开往天津的货船散票,冒着被移民局搜捕的危险,漂洋过海历时56天才回到祖国。他们投身于我国医疗卫生教育事业,是我军第一对院士夫妻。
邹承鲁和李林夫妇

邹承鲁(1923—2006),男,祖籍江苏无锡,出生于山东青岛,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作为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邹承鲁在生物化学领域作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开创性工作。
李林(1923—2002),女,出生于北京,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材料物理学研究。1944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机械系。1948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物理冶金硕士学位,1951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20世纪50年代在球墨铸铁、微量硼钢、包头铁矿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奖。
这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之家,产生了中国多个领域的权威专家:李林之父李四光是地质学家,李林是物理学家,邹承鲁则是生物化学家。
谷超豪和胡和生夫妇

谷超豪(1926—2012),男,浙江温州人,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9年6月,获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历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温州大学校长等职务。谷超豪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胡和生(1928—),女,生于上海,籍贯江苏南京,几何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1945~1948年在交通大学数学系学习,1950年初毕业于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数理系。1952年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微分几何研究。
谷超豪、胡和生因共同的喜好、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走到了一起。1950年相识相恋,1957年结婚,一直携手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王阳元和杨芙清夫妇

王阳元(1935—),男,生于浙江宁波,微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教授、所长。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院院长,微电子学系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主持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块3 种类型1024位MOS动态随机存储器。
杨芙清(1932—),女,江苏无锡人,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学部主任、教授。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1957-1959年在前苏联科学院计算中心和莫斯科大学数力系学习。1959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工作。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第一个全部用高级语言书写的操作系统,具有首创性和开拓性。
王阳元、杨芙清同为北京大学教授,王阳元是我国硅栅N钩道MOS集成电路技术开拓者之一,杨芙清被业界誉为我国的软件工程铺路人。比尔·盖茨第一次来华访问时,称最想见的中国科学家是周光召院士和杨芙清院士。
柯伟和李依依夫妇

柯伟(1932—),男,原籍浙江黄岩(今台州),金属腐蚀与防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金相热处理专业。长期从事高温合金的蠕变、疲劳及腐蚀疲劳等材料失效与保护的研究。
李依依(1933—),女,生于北京,原籍江苏苏州,冶金与金属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我国低温及核结构材料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现主要从事特种合金制备工艺与计算机模拟。负责精密管材基地工作。
柯伟、李依依双双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一起从事金属材料和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在科研领域比翼齐飞。
陈竺和陈赛娟夫妇

陈竺(1953-),男,江苏镇江人,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肿瘤发病基础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教授,研究员。1975—1977年, 江西省上饶地区卫生学校医士专业学习;1977—1978年, 江西省上饶地区卫生学校内科教研组教师;1978—1981年, 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一部血液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首创国内血友病精细分型及血友病甲携带者检测和遗传咨询;首次建立了伴Ph1染色体急性白血病中BCR-ABL重组的分子模型等。
陈赛娟(1951—),女,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鄞县,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9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研所执行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陈竺、陈赛娟两位院士是我国血液学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类似的经历,共同的品质和性格,造就了这对医学界的伉俪。
综编自科技日报、新华网、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院士伉俪告诉你,科学家的爱情有多燃》
原创文章,作者:科教网。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请点这里。
阅读:0
每日必读
-
首届长安君子文化高峰论坛于8月8日在西安航天一中举办8月8日,首届长安君子文化高峰论坛暨航天一中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会,在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学“飞天大讲坛”举办。陕西省社...
-
“东航之花”张晓莉荣任安康市安商总会宣传大使侧记“因此,我建议把《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张晓莉荣任安康市安商总会宣传大使》标题,换成《东航之花张晓莉荣任...
-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名单曹雪涛陈赛娟(女)陈薇(女)陈香美(女)陈肇隆陈志南程京丛斌丁健董家鸿樊代明范上达付小兵顾晓松韩德民韩雅玲(女)郝希山胡盛...
-
柞水英才徐宗德,从民办教师到当代词作家低调做人,视名利如云烟;淡然处世,笑奢侈似草芥。徐宗德用诗词为时代高歌,用他的舞台承载眼前的斑斓世界,用他诚挚的心向...
-
对抗新冠病毒,专家解读保护“一老一小”问题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建议去医院。比如,发烧持续3天以上还没有好转的迹象;即便退了烧,精神状态依然不好,包括婴儿有时...
-
国家发改委纪检监察组加强跟踪评估,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监督台账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获悉,该纪检监察组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全组监督台账,聚焦思想认识、政策...
-
西京骨科军医晨跑抢救心脏骤停老人11月27日早上8点左右,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一老年男性锻炼时突然晕倒,呼吸心跳骤停,西京医院骨科上官磊医生恰巧晨跑路...
-
冬候鸟抵达鄱阳湖11月11日,一群水鸟在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栖息。随着冬季来临,首批冬候鸟陆续抵达我国最大淡水湖江西...
-
贾松禅:徐敏诗词集《冰心漱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贾松禅:徐敏诗词集《冰心漱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已经很多年不读诗词了。只是偶尔为了创作中的引用,才翻翻唐诗宋词...
-
2021 CCO 大会主席访谈|樊代明院士:肿瘤防治,赢在整合!樊代明院士一直期望通过整合医学的理念来战胜癌症,那么战胜癌症的未来之路在哪里?大会主席樊代明院士表示,2021 CCO 大会...
-
当代著名艺术家王西京先生被授予“中铁一局荣誉职工”称号11月8日,中铁一局道德讲堂特邀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王西京,为全局干部职工带来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凝聚企业文化精神”主题...
-
钟南山院士:疫情之下,保护好自己的免疫力很重要!“人类感染病原体以后,是不是会发病,以及发病的严重程度,是由两个方面,病原体的数量和毒力,以及人体的免疫力,两方面共...
热门活动
热门话题
热门榜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