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世界父亲节暨龙祖文化节在华胥故里菏泽举办

    甲辰龙年农历二月初二,华胥故里山东菏泽鄄城县郭北口村、龙祖文化传播公司,特邀陕西华胥祖庭非物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及、华胥祖庭代表团、菏泽、吉林、西安、铜川、河南、贵阳等代表,举办了二月二龙抬头舞龙表演、启动了首届世界父亲节及龙祖文化节。

    WPS图片(1).jpg


    主持人谌苗苗介绍了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与意义;华胥祖庭代表团成员陈凤娥向与会代表介绍了“龙文化的核心内容和龙文化对中华民族的鼓舞”;华胥祖庭代表团成员韩武侠宣讲了“世界父亲节成立的必要性”;华胥祖庭总理事王丙海启动世界父亲节,华胥祖庭代表团成员易叙呈诵读《华胥圣境》;华胥祖庭代表团成员张瑞轩给介绍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传向世界的趋势;最后,在华胥祖庭总理事王丙海的主持下举办了庄严的中华民族始祖母华胥氏祭拜仪式,华胥祖庭代表团成员韩武侠领颂了《华胥颂》,华胥祖庭代表团成员李春花的引导敬酒、敬香,祈福中华儿女身体健康,国泰民安,世界和平,人类美好。


    非遗文化项目担经团队、大刀团队、铁鞭团队及百岁老人到场共同庆贺。彭楼乡副乡长吴进玲、文化传播人颜廷广参加并见证了活动,本次活动由彭楼镇政府派出人员谌苗苗主持,活动得到鄄城县文化局、山东省伏羲尧舜文化研究会、菏泽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的赞赏与支持,会后进行了座谈与交流,政府决定支持华胥故里建设,今年三月三祭祖活动以陕西蓝田县华胥文化研究会祭祖分会场形成全国联动。


    WPS图片(3).jpg WPS图片2).jpg


    微信图片_20240316194845.jpg

     

    华胥氏: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太昊伏羲之母,炎帝、黄帝直系远祖。华胥,又称华胥氏,风姓,是中华始祖、华夏之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生太昊伏羲,伏羲生少典,少典生炎帝、黄帝。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而作为炎帝和黄帝直系远祖的华胥氏,则就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亦是中华民族之根。


    华夏图腾,华胥与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存在着一定的推理关系。古籍文献多讲“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伏羲”,雷泽中的大人是雷神,雷神就是龙神,雷之声就是龙的发音,和雷相伴的闪电就是龙的形状。因此,伏羲便是龙神的儿子,女娲便是龙神的女儿,龙的儿女自然要生得“龙身而人面”,就像汉代画像石画得那样。这也是“龙的传人”一说最早的源头。伏羲和女娲是有“龙祖”之称的,那么龙祖的妈妈华胥自然就是“龙祖之祖”了。

     

    微信图片_20240316124902.jpg

     微信图片_20240316124857.jpg微信图片_20240316124924.jpg

             

    活动附件一: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与意义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苍龙七宿的出没与降雨相互对应,古人认为是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农耕的收成则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龙成了农耕社会最主要的“图腾”。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龙抬头”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龙抬头”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成为全国性节日并出现在文献上记载是在元代之后。“龙抬头”相关的活动很多,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就全国而言,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风俗也各有差异。


    龙是神话里生活于大海中的神异生物,司掌行云布雨,常用来象征祥瑞。自古以来,人们在仲春“龙抬头”这天敬龙庆贺,以祈龙消灾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历“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又是土地神诞辰“社日节”。由于节期重叠,南方部分地区“二月二”既有龙抬头节习俗又有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二月二”(古时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多以祭社(土地神)为主,祭龙多在“龙飞天”的端阳。

    微信图片_20240316124851.jpg微信图片_20240316124846.jpg


    附件二:龙文化对中国人的启迪与精神鼓舞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神圣的代表。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将龙视为文明象征、精神图腾 。相传龙能飞行,擅变化,会呼风唤雨等,与凤凰、麒麟等并列为祥瑞,古代主要寓意皇权;神话故事有画龙点睛、哪吒闹海、日月潭等 。《氏族典》中提到:“祖龙,老龙也。”而“老龙”即应龙,所以应龙是“龙之始祖”。 又因为应龙背上长有双翼,而有辅翼者,才可以算得上是“真龙”。 《尔雅翼》记载“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论衡》记载“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身” ;《广雅》记载,龙有蛟龙、应龙、虬龙、螭龙四种 。中国龙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主要负责保佑一方风调雨顺,承载着勇敢奋进、活力无穷、吉祥如意等美好寓意。“龙行龘龘”《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主题、主标志发布,主题“龙行龘龘 欣欣家国”。


    2024年总台春晚以“龘”字为题眼,用“龘龘”之姿生动描摹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龘”字在中国诸多地区人际关系称谓中是父亲的叫法,因为笔画繁多,后被简化为:大,比如应用为习大大。2024年的中国春节,也成了联合国假日。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春节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许多表面看来十分古老的“传统”,其实往往是当代人有意识的发明,反映着当代人的价值与行为规范,中华文化。秉持“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高远理想,推崇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


    这些都为回答世界之问提供了重要启示。此前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的这项决议,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和东方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也将有助于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体现联合国倡导的多元、包容文化价值理念。       


    附件三:成立父亲节的必要性与倡导


    为了树立中华儿女孝亲敬老的美德,进一步巩固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在尊重国际文化的同时,凝聚世界华人的思乡之情,文化寻根之便。追随毛主席思想,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党的二十大内容指引下,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华故事,通过多种渠道和平台,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融会贯通、生机勃勃,文化自信正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汇聚起自信自强、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


    西方一个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一句话:“中华文明将会引领世界,因为中国人完整守护了一个超级文明。”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和谐共享。中华文明必将引领世界、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易经》《道德经》已被世界多个国家翻译成不同语言的版本,人类始祖母也必须感召天下儿女,回归本我、以山东菏泽华胥故里、陕西蓝田华胥镇华胥祖庭、华胥陵为文化基础,让世界人民了解“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并在了解人类的始母文化和现实文化融合中寻根问祖,认祖归宗,让大自然和人类的繁衍生息与母爱之音合为一体,实现天地共荣,人心向善,敬母孝亲,文化共荣。

    微信图片_20240316124913.jpg

    微信图片_20240316200822.png

     

    毛主席在《心之力》文章中写到: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皆为思维心力所驱使。博古观今,尤知人类之所以为世间万物之灵长,实为天地间心力最致力于进化者也。夫中华悠悠古国,人文始祖,之所以为万国文明正义道德之始创立者,实为尘世诸国中最致力于人类自身与天地万物间精神相互养塑者也。盖神州中华,之所以为地球文明之发祥渊源,实为诸人种之最致力于人与社会与天地间公德、良知依存共和之道者也。


    2023年8月30日我们在陕西蓝田华胥镇以华胥祖庭为基础举办了白露节气作为世界母亲节的文化论坛,9月8日在山东菏泽华胥故里举办了首届世界母亲节启动大会,得到社会各界与研究机构的好评和进一步深入研究。今天在华胥故里,以二月二龙抬头节日,联合龙祖文化传播旅游公司、陕西华胥祖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提出世界父亲节,上报国家文旅部、联合国。不断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而努力奋斗。


    “龙行龘龘”《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主题、主标志发布,主题“龙行龘龘 欣欣家国”。2024年总台春晚以“龘”字为题眼,用“龘龘”之姿生动描摹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龘”字在中国诸多地区人际关系称谓中是父亲的叫法,因为笔画繁多,后被简化为:大,比如应用为习大大。


    2024年的中国春节,也成了联合国假日。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春节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许多表面看来十分古老的“传统”,其实往往是当代人有意识的发明,反映着当代人的价值与行为规范,中华文化秉持“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高远理想,推崇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


    这些都为回答世界之问提供了重要启示。此前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的这项决议,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和东方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也将有助于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体现联合国倡导的多元、包容文化价值理念。


     愿各级文化研究机构和政府机构,共言文化自信、为世界大同做贡献,共同倡导弘扬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作为“世界父亲节”,引领更多的新一代世界潮流的骄子,崇尚强大的中华传统文化,分享给世界,引领人类走向强大和文明!(韩武侠)


     

     

    (责任编辑:李伟伟 张宁)

    原创文章,作者:科教网。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请点这里。

    每日必读

    热门活动